造假成瘾口碑坍塌 人人车深陷用户投诉

投稿人/来源: | 2016-05-10 19:49 |

人人车辛苦维系的口碑体系已经坍塌,用户投诉不断,就连内部员工对此也是哀声哉道。

这究竟是何原因?

成立以来,人人车在膨胀,体现在公司运营层面就是,关于人人车成交量造假的新闻不绝于耳,新一轮融资迟迟未能到位,导致其CEO李健和管理层压力巨大。而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人人车无法发出年终奖,导致不少员工愤而离职。

究其原因,人人车在刷单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且无法回头。

公开的报道显示,人人车10月份的真实成交量仅为1700余台,不到对外宣传的一半,大部分成交量均为销售刷单达成。O2O领域刷单现象极为普遍,有部分投资人甚至都可以接受一定比例的刷单量,但像人人车这么疯狂刷单的公司,估计投资人都少见,这也是让投资人对人人车望而却步的原因。事实上,刷单造假仅仅是人人车数据造假的一个方面,在造假方面,这个新公司可谓老道成熟。

造假一:融资额造假

在最近人人车推送给媒体的新闻中,其C轮融资又被拿出再炒一番,将几个月前对外宣称的8500万美金,改成了融资6 亿人民币。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人人车在宣布C轮融资时,曾曝出一个大卫星,据了解,人人车对媒体宣布的C轮融资金额为8500万美金,而其财务顾问发给媒体的通稿却是6200万美金,尽管财务顾问公司应人人车的要求收回了通稿,但还是有手快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

投资额造假,已经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有多个投资人老前辈站出来呼吁抵制这一行为,更有媒体将已经上市的公司的融资金额拿出对比宣布金额,以惊醒创业者,但仍有创业者不顾风险,勇往作假。

造假二:运营数据造假

人人车的造假已经成瘾,10月成交量造假只是其缩影之一,据其员工在今年7月爆料,每成功向车商购买一个交易信息,员工即可向公司申请数百元的补贴,员工可以自行决定给予商家的购买费用,剩余部分归员工自己所有。更有甚者,员工干脆拿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冒充买卖双方,人人车只要求员工向公司汇报买、卖双方的姓名和手机号码。而等投资人调查时,人人车管理层便要求员工提前和这些亲戚朋友打好招呼,等调查时就称是在人人车平台上交易的,体验良好,一带而过。

人人车一直以自身效率高作为自己最大的卖点,殊不知这些所谓的效率,皆为造假达成。在资本寒冬之下,融资的确更为艰难,但走上数据造假之路只会让自己走上绝路。

造假三:品牌投放金额数据造假

人人车创始人在面对由优信和瓜子引发的广告战时,一开始曾表示,坚决不投广告,他们认为口碑是最好的广告。但很快便打自己的脸,对外称将投放5000万的广告费用。笔者不才,帮人人车算算账目,仅黄渤的代言就应该有数千万,剩下的费用是否能支撑电视、视频及户外的全媒体广告投放形式?

据消息人士透露,人人车广告投放负责人为其一个创始人的亲戚,此人完全没有广告投放的经验。在很多媒体投放广告下单时,都会参照优信和瓜子的投放策略,但邯郸学步,始终学不到精髓。笔者曾做过一个测试,在视频网站看广告时,可以同时看到三家的广告,但在一周内可以天天看到的只有人人车,为此,笔者找了圈里一个做过广告投放的资深人士咨询,该人士给出的答复是,一般人看广告,三次基本可以记住,过多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必要的浪费。在视频广告投放领域,有经验的投放者都会控制每位用户观看的频次,同时会控制地域,人人车在视频投放上不仅仅没有控制频次,也没有控制地域,不知道是因为其财大气粗,还是根本就不懂广告投放。

电视广告方面,所有人都知道优信1.8亿冠名跑男。跑男的广告效应让很多厂商趋之若鹜,人人车在电视广告方面也不惜血本投放了跑男,保守估计人人车仅仅在跑男一个项目上的花费就应该达到1800万。人人车到底在广告投放上花了多少钱,自然他们心知肚明,如果想证明自己的确效率最高,不妨公开自己的投放合同,先让大家看看他们与分众传媒签订的框架到底是不是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