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新型实体企业” 数字技术赋能“双碳战略”

来源:中国家电网 | 时间:2021-09-26 16:47:48

现今,随着信息化的日渐普及,数字技术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产业形态和发展趋势来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互相推动、渗透共融,“两化融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特征、新动能。而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之下,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全民碳减排,促进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也已成为必然选择。在此方面,家电、科技、消费电子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正抓住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积极探索“新型实体企业”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突破与交叉融合,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趋势下,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重塑传统产业是发展方向,产业数字智能化成为必经之路,随之而来的,“新型实体企业”概念逐渐成型并引发行业各界关注于探讨。

什么是新型实体企业?

“新型实体企业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集中体现与典型代表。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新型实体企业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以实助实’的助推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在9月25日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的中关村论坛上,赵萍提到,新型实体企业具有“三新”的典型特征:首先是新产业,新型实体企业长期维持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具备高科技属,数字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其次是新业态,新型实体企业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并孕育出新的业态,拓展新增长点;最后是新模式,新型实体企业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开放服务系统,形成覆盖整个行业的智能供应链。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实体经济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能够在跨界融合中寻找新发展机遇的新型实体企业。比如,京东通过扎实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助力家电、交通、通信、农贸等实体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领域,坚持开放式合作与创新。中兴通过云化数字台、统一架构牵引、共享中台能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全流程、多维度可视,风险预警,运营提效。

家电产业中,各家电企业也积极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方面开展实践,纷纷加大对信息化、自动化的投入,智能制造水显著提高。海尔、美的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工业互联网台,并建成多个智能工厂,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实现需求实时响应,全程实时可视和资源无缝对接,并且向其他行业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海尔、长虹、创维、美的、海信、海立、TCL、九阳、老板、美菱、格力、莱克、华意等一批企业先后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更多企业入选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京东方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体现出来的三个特征是,数字化改造、行业赋能以及影响力溢出”,论坛上,京东方显示事业MNT SBU副总经理武延兵介绍称,京东方目前已经形成了从面板到模组到整机到服务的一体化产业台,而显示产品、工艺技术、智慧端口、IT系统是京东方以实助实、对外输出经验和技术,赋能价值链的重要领域。

“实体企业需要的不是泛化的技术方案,是量身定制甚至是适合自己所在的垂直细分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在论坛会议中指出,在新型实体企业对于传统实体经济的助力上,京东始终践行“以实助实”的举措。面向大型企业,京东依托长期以来积累的技术、产品能力及企业业务落地服务经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在家电、汽车、能源、机械、等传统型企业中,以智能采购作为切入点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面向中小企业,依托京东高效的数智化供应链能力,为其提供拓销路的发展路径。

国内首款采用显存的昆仑芯片2.0、全球首个模块化区块链开源技术架构“长安链”、全球最大的万亿参数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宇航四核抗辐射加固微处理器芯片、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百悦泽”、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关村论坛展览板块(科博会)上,国内外前沿科技成果同台亮相,各行业、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探索实践证明,基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实体企业越来越成为突破产业升级壁垒、带动传统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数字技术赋能“双碳战略”

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两个阶段目标,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世界的承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系统工程中,数字技术无疑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减少碳排放;数字经济促进绿色研发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等。

在中关村论坛展览板块的碳中和馆,一座零碳示范建筑模型十分醒目,该模型实体建筑位于怀柔金隅兴发科技园展示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建筑装备有地道风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金隅岩棉绿植碳汇系统、光伏及光储直柔系统、金隅超低能耗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年减碳量大于建筑运行年碳排放量。“我们目前还有一个1500吨/年变压吸附法碳捕集利用项目,年可替代1500吨碳酸钠和1000吨盐酸化学药剂。”

除此之外,碳中和馆还有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三一重工等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能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新型电力系统及减污降碳、工业绿色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国际能源组报告指出,全球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至少一半以上都需要新研发和新应用的技术,为加速技术创新,一方面应加强国际合作,各方要落实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下的技术合作机制,既保护知识产权,又促进技术转让,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建立碳市场和碳定价,减低成本,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形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力。政府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和鼓励创新的经济政策,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投融资;企业主动布局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研究机构加快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将碳中和与新基建、工业4.0、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融合。

聚焦于家电行业,家用电器作为居民第二大消耗能源,其在居民碳排放占比中高达30%,这意味着家电行业在未来数年内会率先纳入碳中和履约周期。因此,家电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将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迎来“绿色化”、“可持续化”、“低碳运行”的行业变革。

据中国家电协会初步测算,2020年冰洗空等9种家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降低了29%。在碳中和的要求下,未来家用电器产业链将会继续重构。以空调为例,其碳排放量占家用电器碳排放量的70%,这无疑是产业链重构的重点部分,将会在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环节、生产制造环节、物流运输环节、产品销售环节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整个产业链会形成一个新标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会大力减弱。其次,在实现碳中和降低能耗的过程中要不断研发新技术,采用环保可回收材料;另外,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智慧互联场景的应用,冷(制冷)暖(暖气)风(新风)水(净水)将形成集成化的解决方案,满足智能化家居需求,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碳排放,实现能源联动高效互补、系统节能长效发挥。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智慧互联场景的应用,冷(制冷)暖(暖气)风(新风)水(净水)将形成集成化的解决方案,满足智能化家居需求,有效降低暖通系统的碳排放,实现能源联动高效互补、系统节能长效发挥。

诚如的视频致贺中所指出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人工智能、VR/AR、5G、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创新技术的突破,无疑将促使全球价值链出现分解、融合,绿色、健康、智能将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随着数字科技全面赋能企业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等全流程,业务要素将转化成为数据要素,从而催生更多新经济形式及多产融合的业态。(贾琼)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