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计时记分毫厘不差!冬奥场馆外有一群“电波卫士”

来源:扬子晚报 | 时间:2022-02-16 22:34:01

雪橇选手以高达120公里的时速滑行,红外计时可以精确至千分之一秒;越野滑雪比赛中,每名选手滑雪鞋上安装着射频识别标签,会将信号发送到读卡天线;电子眼在每名速滑选手穿过终点线激光束的那一刻,将信号发送给计时电脑.......

冬奥比赛离不开无线电技术,而确保计时记分系统等设备的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北京冬奥会的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场馆外,有260多位“电波卫士”,精心守护着场馆的无线电系统,防止计时记分、电子仲裁、媒体转播等大量无线电系统受到干扰。

几天前,中国队运动员闫文港以4分01秒77的成绩获得铜牌,这是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钢架雪车奖牌。雪车雪橇的平均时速在120公里到160公里左右,被誉为“冰上F1”。由于速度快,该项目对计时记分的要求也非常严苛,要达到千分之一秒水平,信号稍有延迟就会谬以千里。

“确保冬奥会官方计时记分系统不受干扰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频率主管李海坤说。他和工程师闫文杰每天要从早8点半官方训练忙到晚上10点半赛事结束,不间断对赛场周边开展电磁环境监测,每天至少绕场馆所在山地4圈,山路走一圈就3公里、耗时80分钟。截至2月14日,这支团队累计完成9场预训练、21场官方训练和11场比赛的保障任务,日均工作14小时,对600余条许可频率和备用频率开展保护性监测。

在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比赛吸引着全球“冰迷”的目光。场馆内,计时记分、电子仲裁、音视频、媒体转播、集群通信等大量国内外机构的无线电系统同时运转,总计有超过6500余部无线电设备集中使用,场馆区域电磁环境异常复杂。为此,无线电团队动用各种监测设备全力保障赛时首体无线电电磁环境平稳有序。

很多人明显感觉到,这次冬奥会的电视直播画面清晰又壮观。这背后是 “猎豹”摄像机、无人机航拍器、贴地摄像机和藏在各个角落的微型无线摄像机等先进设备在共同发力,提供了近地仰视、高空俯瞰、远近切换、360度全景、细节特写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超高清直播。

但无论是使用无线拍摄设备,还是导播现场指挥调度都需要特定的无线电频率。“为了将精彩纷呈的奥运赛场清晰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共指配近600份频率申请,确保了电视直播顺利进行。”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无线电频谱就是无线电波依照频率高低排列形成的谱系。如同汽车在马路上奔驰、飞机在航线上飞行一样,各种无线电业务在不同的频率上“各行其道”。由于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需要“电波卫士”对这些“道路”进行科学规划,为作为无线电设备操作者的“驾驶员”和使用无线电频率的“车辆”指明道路,确保“道路”不会拥堵,也防止因不遵守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

在此之前,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提前与各相关方沟通,了解各单位的频率使用需求,并创新性地采用了分时复用的精细化指配方案,让不同的单位能“错峰”使用同一条频率。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政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