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讯息:江苏沿海地区首次发现麦类遗存:2700年前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

来源:扬子晚报 | 时间:2022-08-08 19:38:44

如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米和面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主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赞誉,你知道吗?早在2700年前,江苏沿海地区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了。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中外高校联合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开展的植物考古综合研究发现:早在2700年前,江苏地区已经形成稻-旱混作农业。

据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介绍,稻-旱混作模式指的是一个遗址被发现同时存在人类利用水稻、麦类和粟黍的证据,暗示先民可能存在水稻、麦类和粟黍的稻-旱混作农业的种植行为。


(相关资料图)

大同铺遗址出土的炭化农作物遗存

大同铺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大同村。研究团队在2019、2020年度的考古发掘过程中采集了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获取了种子、果实、木炭等炭化植物遗存。贾鑫副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在浮选法获取的碳化植物种子中选择了小麦和小米,送美国Beta(贝塔)实验室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其年代为距今2700前后。”

科研人员经过鉴定和分析后认为,大同铺遗址所在的江苏沿海地区至迟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距今2700年),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粟、小麦、黍、大麦等作物;此时麦作农业和粟黍农业已东传至江苏沿海地区,并融入该地区早期的稻作农业,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在大同铺遗址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中,水稻依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延续了我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传统,其次是粟和小麦,黍和大麦较少。西亚起源的麦类作物与我国北方起源的粟黍农业一道,最晚在2700年前已传入江苏沿海地区。伴随着麦类和粟黍农业的进入,江苏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

为什么西亚起源的麦类作物和我国北方起源的粟黍农业,在2700年前的江苏沿海地区能大规模发展起来呢?

研究人员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海平面下降,为古代先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陆地资源,便于先民在此进行生产生活。二是气候变化,气候突变冷事件导致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中原地区也由稳定的西周王朝向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东周王朝过渡;同时导致了中原地区先民向当时的边疆地区迁徙,其中也包括江苏沿海地区。三是人群迁徙,中原地区具有小麦和粟黍旱作农业技术的先民也在西周-东周过渡阶段向东、南迁徙,与本地的稻作农业人群融合,在江苏沿海地区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

大同铺遗址的小麦和粟的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700年前后,该时期大量小麦和小米的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尚属首例。贾鑫告诉记者,“江苏沿海地区早期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没有引入植物浮选,因此只有零星的水稻被发现。近年在兴化、东台交界地带蒋庄遗址的植物考古工作显示,良渚时期(距今五千年前后)该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因此,此前并不清楚江苏沿海地区的旱作农业何时出现。

大同铺遗址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背景的综合研究,填补了相关空白。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麦类和粟黍作物的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为认识海面变化、气候变化和该地区早期农业开发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实习生 蔡雨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陶善工

标签: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