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曾一起喝过小米粥的成员又少一个 离开小米后选择造车?

来源:雷科技 | 时间:2022-02-21 10:18:45

创业时曾一起喝过小米粥的成员又少了一个。

在小米公司成立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件趣事。2010年4月6日,在北京的保福寺桥银谷大厦,雷军等13人一起喝了黎万强父亲熬的小米粥后,一起走上了创业的征途。而在小米的发展历程中,当初一起喝粥的成员有的已选择离开小米。

据媒体报道,小米12号员工李伟星离职。作为参与创办小米的初始成员,李伟星原来任职于微软,主要从事Windows Phone系统软件研发工作,之后经林斌介绍进入小米,曾先后担任MIUI副总裁和小米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职务。

李伟星的离职,也让不少网友开始关注最初一起喝小米粥的小米初始成员们的况。当初一起喝小米粥的13人,包括雷军、林斌、黎万强和黄江吉四位联合创始人,以及孙鹏、范典、刘新宇和李伟星等九位创始团队成员。除李伟星外,黄江吉和黎万强已先后离职,那么离职后的他们都奔向了哪些行业?

离开小米后选择造车?

按照离开小米的时间顺序,我们先来说说原来主要负责小米的米聊、路由器和小米探索实验室业务的黄江吉。

黄江吉与林斌和黄伟星一样,原来也在微软工作,最后也是经林斌的引荐,加入到小米的创业队伍当中。不过,黄江吉在小米期间负责的主要业务似乎发展得并不顺利,米聊的上线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吸引了一批用户使用,但时间刚过去一个多月,国内社交领域霸主腾讯推出了微信,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和QQ的引流,让使用微信的用户数快速突破五千万。此后在社交领域一路狂奔的微信,也从侧面宣判了米聊的最终结局。

而当时小米路由器和小米探索实验室的发展也很难用成功来形容,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在接受《财经》的采访时曾含蓄的表示,电视和路由器业务并未达到“期待中的成功”。

2017年时坊间有消息指出,小米路由器在两年多时间内销量破千万,但仍难以追上行业老玩家TP-Link。按运营商世界网发布的《2017年路由器领域分析报告》来看,TP-Link市场份额高达20.7%,而小米的份额仅为11.9%。

至于小米探索实验室当时主推的VR设备,了解过当时VR发展状况的用户会知道,VR浪潮热得快冷得也快,小米发展VR业务的热情也逐渐随着行业浪潮的褪去一起“消失”,现在在小米官网里搜索“VR”这一关键词时,也并未检索出相关的产品。

黄江吉于2018年离开小米后,互联网上并没有多少与其相关的新闻,以前常更微博的他也渐渐开始断更。但小雷了解到,黄江吉曾于2021年选择加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开云汽车”,并担任董事。值得一提的是,开云汽车与小米颇有渊源,公司中的COO赵彩霞是原小米生态链的副总裁,另一位董事刘德为现任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这么一看,即使黄江吉已离开小米,但仍与小米有一定联系,正如其离开小米时发的微博一样,“我永远都是小米人!”。

开云汽车主要做的是商用车,按其官网的介绍,其将用“小米”模式做智能商用车。结合正发力造车业务的小米能够看出,开云汽车或与小米在汽车领域里有一定渊源,未来或会擦出新的火花。

曾经的营销老手转幕后

2019年于小米离职的黎万强,被不少用户称为小米公司里最会营销的人。在加入小米之前,黎万强曾在金山工作十年,先后担任软件中心设计总监和互联网内容总监等职务,2009年时其打算辞职创业,最后经雷军的邀请加入到小米的创业大家庭中。

黎万强在小米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黎万强首先负责的是MIUI的研发和运营工作,毫无疑问的是,先有MIUI后有小米手机的发展策略,为小米吸引了一批早期的忠实粉丝,而MIUI正是其中的核心,以软件优势吸引线上用户。当时热衷刷机的小雷,就被MIUI的设计所吸引,并尝试使用米聊与其他MIUI爱好者沟通交流。

此后,黎万强开始负责小米手机的市场营销等工作。当时的小米还属于发展初期,公司营销资源有限,为此黎万强主推小米线上营销的同时,创造出了米粉节和F码等贴合米粉的营销热词,加速小米在线上市场的用户裂变。

小雷此前在阅读黎万强的《参与感》一书时体会到,其中的“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的思想,影响着小米过去和现在的营销发展方向,包括现在许多小米高管喜欢在网络上与网友们互动,本质上都是在提升米粉们的参与感。可以说的是,小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黎万强在营销上做的工作。

2019年11月,在小米奋斗了多年的黎万强离开小米,但会继续担任小米的高级顾问。雷军发布的内部邮件显示,黎万强是因个人原因离开小米。

小雷通过爱企查发现,黎万强仍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的负责人,或者说,现在的黎万强只是转向了幕后,但仍和小米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0221054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此前坊间曾传出黎万强想要收购黑鲨的消息,希望自己操盘,将黑鲨发展为主打影像的手机品牌。虽然相关的报道最后不了了之,但要知道黎万强是一位摄影发烧友,最初想从金山辞职创业的项目就是开摄影棚,2015年时还开过个人摄影展,或者对于他而言,在智能手机行业里,造属于自己的影像手机更值得期待。

不仅如此,许多公司的初创人员在离开公司后,所经历的事情也非常值得一谈。部分行业大牛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在离开公司后或能找到新的发展渠道,扮演着行业发展推动者的关键角色。

那些离开公司的“老员工”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管工作问题也好或是其他个人原因也罢,离开大公司的创始人们不在少数,有的继续追梦,希望在行业里有新的作为,有的则靠“敏锐”地市场嗅觉,活成了新的模样。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只要一提到特斯拉,许多用户想到的多会是马斯克,但其实特斯拉是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创建的。2007年,马丁·艾伯哈德在“被要求”离开特斯拉后,创办了电池系统公司InEVit,此后逐渐消失在人海中。直到SF Motor公司收购InEVit,马丁·艾伯哈德才重回公众视野。而这家SF Motor公司最后改名为赛力斯,母公司是小康股份。

不过加入赛力斯的马丁·艾伯哈德发展得也并不顺利,并未能帮助赛力斯破圈,最后赛力斯又与华为展开了合作,但这都是后话了。马丁·艾伯哈德作为特斯拉的创始成员之一,仍拥有特斯拉的股份,而马丁·艾伯哈德仍执着于造车,可能与创建特斯拉又被“请出”特斯拉的经历有关,想再次在行业里证明自己。

至于曾拉着比尔·盖茨创业的保罗·艾伦,在离开微软后的经历是另一番景象。1986年离开微软后的保罗·艾伦,靠着在微软期间的积累成立几家投资公司,先后对多个领域的公司进行投资,但因投资回报少等问题,被人称为“最蹩脚的经理人”,不过其并不在意,继续按着自己的“喜好”进行投资,毕竟微软股票的上涨速度快于他亏钱的速度。

其实初创成员离开公司,在行业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像是一些大公司的初创成员,凭借着股票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每个人的经历和理念不同,影响着他们离开公司后不同的发展。

对于部分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行业大牛而言,离职后的再就职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他们的追求是挑战和突破行业的极限。像是哥登·摩尔在内的三位英特尔创始人,此前在仙童半导体任职,而AMD Zen架构之父的吉姆·凯勒先后在AMD、英特尔和特斯拉担任高管,多次跳槽以寻求新的挑战,也正是他们对技术的追求,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某种程度上看他们的“离职再就业”,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2 86 831 89@qq.com   豫ICP备18004326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