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嗑:新能源汽车也会“冻脚”?

来源:家电网 | 时间:2022-12-05 08:46:24

随着寒潮席卷全国,冬天正式敲开我们的大门。降低的温度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变化,例如添加厚衣服、打开取暖器等,而且也对人们的汽车产生了一些影响。

小唠最近发现,身边一些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开始抱怨,说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在冬天时续航能力大打折扣。吉林长春新能源出租车排队换电难的消息更是登上微博热搜。不少司机表示,下雪当天排队5个多小时才换上电池,而且在排队等待过程中,有的出租车耗完了电,最后只能拖车,可谓是度过了无比艰难的一天。


(相关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也会“冻脚”

当下,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还是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续航里程焦虑、动力电池起火不安全、充电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等等,这些难题都让那些想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于是,为了解决新能源充电排队等待时间过长问题,不少车企推出了换电业务,目前在该领域做的比较出色是蔚来汽车。据不完全统计,蔚来已在中国市场累计建成换电站1224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327座),累计为用户提供了超1400万次换电服务。

不过,这种换电模式却没有考虑到冬季结冰问题。原来在我国的一些寒冷地区,在大雪天气下汽车底盘就会结冰,换电站的机械臂取不下来电池,只能通过工作人员用吹风机给冰化冻,换电时长增加,导致换电排队的车辆越来越多。

那使用充电的方式行不行呢?小唠告诉你,也会有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正负极材料活性、电解液通过性都会降低。所以,当温度下降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也会急剧下降,低温环境影响动力电池在整车上的表现,于是就出现了续航里程减少、最大放电功率降低等问题。

这导致什么现象呢?那就是新能源汽车在寒冬时普遍要充两次电,一天24小时,一台车充电的时间和路上跑的时间基本是对半,会严重压缩工作时间。另外,很多电动车司机为了能让车多跑几十公里,空载时不敢开暖风,只好靠多穿衣服,不然只能眼瞅着电量往下掉。甚至遇到顾客要求开暖风的情况,也不敢将温度开得太高。原本开新能源汽车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如今却成了煎熬。

值得关注的是,与燃油车采用发动机取暖不同,纯电汽车空调制热模式使用的是热泵空调制系统或PTC电阻加热供热,完全是利用电能消耗来达到制热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取暖,注定冬季的暖风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这让本就打折的电车冬季续航“雪上加霜”。

目前,虽然各项新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提升电车冬季续航表现,但纯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大幅度降低是各车企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天生的短板。

这车冬天还开吗?

如何正确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如何合理操作新能源汽车让续航更扎实?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使用消费提示。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中消协建议,由于冬季低温条件下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或者停放要尽量选择温度相对适宜的环境,以提升电池活性、减少续航损失、提高充电效率。要养成“浅充浅放”的充电习惯,尽量不把电池电量耗尽再充电,做到随用随充、及时充电;保持理性、平和、稳重的驾驶习惯,除非遇到特殊或紧急情况,尽量避免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等操作,既保障出行安全,也节省车辆功耗。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长期闲置时,要适当补电后再妥善停放,定期通电运转,避免电池静置过久处于亏电状态,不利于电池健康。

除了中消协外,不少新能源车企也给出一些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部分车型采用了液冷恒温系统;比亚迪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刀片电池,采用“电芯内部加热”;威马的柴油加热系统通过燃烧柴油给电池加热。此外,不少车企还上线“定时充电”“在途预热”等“冬季套装”软件辅助功能,为冬季续航提供保障。

不过,对于车企的努力,一些业内人士却认为这只是徒劳。他们对小唠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不适合在东北地区推广。其理由是,严寒之下电池中活性物质活性下降导致动力不足,电池的续航能力严重“打折”,公共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等等。除此之外,由于电池占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比重非常大,电池的使用寿命、折旧速度、低温对其使用寿命是否有较大影响这些目前还是未知数,消费者会更关注车辆的保值问题。“我们给用户推荐新能源汽车,会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一位北方的经销商如此说道。

对于北方的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似乎也没有太多阻碍他们的出行,因为许多车主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家里的第二辆或“第N辆”车。只是苦了那些要用新能源汽车讨生活的出租车司机,在大冬天跟“冻脚”的新能源汽车“斗智斗勇”。

不过,也有乐观的人表示:“随着科技进步,新能源汽车在高寒地区越冬面临的一些问题肯定都会得到圆满解决。”,未来的汽车市场属于新能源,除了电池技术进步,还会找到其他更多更好的替代能源。

业界
移动互联网

©2003-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备2022016517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