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午的柏油路面蒸腾着热浪,蝉鸣声裹着燥热从桂花树缝里漏下来。咸宁联通智家工程师陈迪煌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摩托车后座的工具箱被晒得烫手。手机突然震动起来——系统弹出一条紧急工单,温泉杨下细垅张巷独居老人张奶奶家网络中断,老人因腿脚不便无法与外地子女视频通话。
热浪中的逆行
当车停稳到杨下张奶奶家门口时,陈迪煌的工作服后背已晕出深色汗渍。此刻室外温度直逼40度,按照公司标准化服务流程,他提前致电告知上门时间,又在入户前将工具箱里的光功率计、熔接机等设备仔细清点。当门铃响起时,张奶奶发现门外智家工程师的蓝色工作服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却仍保持着标准服务姿势:工牌佩戴端正,铺展工具时轻拿轻放规范操作。“小伙子快擦擦汗”老人递给陈迪煌一瓶水,陈迪煌笑着婉拒,经检测发现是持续高温导致老旧设备过热宕机,他半跪在地板上更换设备时,汗水顺着脸颊滴在工具箱上,他顾不上擦汗专心致志操作着。
纤毫之间的匠心
维修间隙,注意到老人家中多处WiFi死角,陈迪煌想起公司正在推广的FTTR全屋光宽带方案,他从工具包抽出一卷近乎透明的线缆:"奶奶您看,这根隐形光纤只有头发丝粗细,咱们顺着踢脚线走线,保准不破坏您家装修。"说话间,他手里的热熔枪精准操控着160℃的胶体,沿着门框蜿蜒铺设的光纤在阳光下泛着水晶般的光泽。工作手机突然弹出高温预警,熔接机的散热风扇发出嗡鸣。陈迪煌却恍若未觉,专注地盯着光纤切割面——0.1微米的切割精度决定信号质量,这是联通服务承诺背后的技术坚守。当测试仪显示全屋信号满格时,老人颤巍巍地点开视频通话,屏幕那端子女的惊呼声与窗外的蝉鸣交织成片。
永不掉线的承诺
傍晚返程时,陈迪煌的工装又换了第二件。摩托车驶过三杨路时,他仰头望见高空处几个"蜘蛛人"正在检修线路设备——那是他的同事在悬空作业,安全绳在落日余晖中拉出细长的金线。联通智家工程师们的日常总是如此:既要钻得了狭小弱电井,又要耐得住烈日炙烤,工具箱里常年备着藿香正气水和隐形光纤,工装口袋藏着各小区门禁卡。
暮色渐深时,陈迪煌的工作日志又添新记录:“咸安青年e家2栋302室FTTR升级建议”“香泉花园4栋601用户更换WIFI6路由器”。在这个万物皆可"云端"的时代,总有些连接需要脚踏实地。当城市在热浪中开启"省电模式",联通人的身影始终穿行在大街小巷,用发梢滴落的汗水熔接信号,用42℃的体温守护1000Mbps的传输速率。他们知道,每一条畅通的光路背后,都是不能断联的牵挂,是数字时代最质朴的温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