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安联通,提起智家工程师陈先佑的名字,熟悉他的同事和用户总会流露出由衷的赞许。自2018年踏入咸宁联通,成为一名扎根一线的宽带装维人员起,陈先佑便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次布线、每一次调试的日常之中。他深知,在这个网络如水的时代,信号畅通的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孩子的学业、老人的慰藉,乃至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促使他不断钻研专业知识,精进业务技能,只为能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陈先佑的服务准则简单而温暖:用户的需求,就是出发的命令铃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电话响起,他便化身网络的守护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这份承诺,在一次寻常却令人动容的夜晚被生动诠释。
那是一个天色已经完全暗透的普通工作日夜晚,时钟刚过八点,忙碌了一天的陈先佑已回到家中,正端起饭碗准备享用迟来的晚餐。就在这时,手机急促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辖区内一位老奶奶焦急万分的声音,带着颤抖和无助:“师傅啊,家里的网突然断了,小孙子急着要上网课,明天老师要检查作业,这可怎么办啊……”老人话语中的慌乱与期待,像一根无形的线,牢牢牵住了陈先佑的心。想到孩子因网络中断可能延误的学习进度,想到老人此刻的无措,他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温热的碗筷,对着家人匆匆交代一句“有急修”,便抓起那陪伴他走过无数个日夜、装着各种精密工具和线缆材料的工具箱,大步流星地冲出了家门。
深夜的道路格外寂静,只有车轮疾驶的声音。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他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可能出现的故障点。抵达老奶奶家时,窗外已是浓重的夜色。室内光线昏暗,查看复杂的宽带线路如同在迷宫中摸索。线路可能老化、接头可能松动,抑或是设备本身的问题……没有便捷充足的光照辅助,排查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然而,陈先佑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一丝抱怨。他迅速打开工具箱,熟练地取出头灯戴好,借着那束稳定的光,开始了耐心而细致的检查。他蹲在角落,一段线路一段线路地测试,一个接口一个接口地排查,动作专注而沉稳,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工具箱里的工具握得发亮,每一次拧动螺丝,每一次重新接线,都凝聚着他多年累积的经验和对“工匠”二字最朴素的坚守——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直至问题解决。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黑暗中摸索了一个多小时后,那熟悉的网络连接标识终于再次亮起,宣告故障的成功排除!
网络通了,陈先佑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但他的服务并未就此停止。他没有急着收拾工具离开,而是细心地帮助老人进行多次联网测试,反复确认不同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稳定流畅,确保网课平台能够顺畅运行。他搬来凳子,坐在老人身边,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一遍遍耐心地将宽带使用的一些日常注意事项、简单的重启方法、紧急联系号码等,掰开揉碎地讲解给老奶奶听。“奶奶,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别着急,先试试重启这个小盒子,不行就马上给我打电话。”他温和的话语,像一颗定心丸,彻底驱散了老人脸上的愁云。孙子也终于开心地投入了在线课堂的学习。看着祖孙俩重拾笑容,陈先佑内心的疲惫仿佛被瞬间抚平。
次日清晨,一个特别的电话打到了咸安联通的客服中心。电话那头,是那位老奶奶的儿子,他用充满感激的语气,详细讲述了陈师傅昨晚深夜上门、排除万难修复网络并耐心指导的经过。电话里,他反复说着感谢:“真是太麻烦陈师傅了,那么晚了,饭都没吃就赶过来,修好了还那么耐心地教我妈,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感动!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好师傅,我们用户真的很安心!”这份来自用户的真诚致谢,让陈先佑的名字在办公室里再次被温暖地提起。
陈先佑的服务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对岗位的坚守和对用户的真诚。那深夜疾驰的车灯,那黑暗中专注排查的身影,那耐心细致的讲解,正是千千万万像陈先佑一样扎根基层的联通智家工程师们的生动缩影。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网格守护者”,用精湛的技艺打通数字鸿沟,更用一颗颗滚烫的匠心,守护着万家灯火下每一个平凡的期盼与微笑。
标签: